王双怀:我的求学经历
(本文系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学风征文活动作品选登,作者系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教授)
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,有些地方记忆模糊,但求学的事却历历在目。因此,我想在这里谈一谈自己求学的历程,与大家一起分享。
我的求学经历,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。那时我住在陕西省铜川市红土公社的一个小山村里,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。父母都是农民,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头,想让我学点知识。在父母的劝说下,我背起破旧的小书包,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。我的小学时代正值“文化大革命”,农村的办学条件异常简陋,几个年级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。含辛茹苦的父母希望用知识来改变我们的命运,我也想在学校学到更多的东西。所以我每天清晨翻山越岭去上学,放学后砍柴放羊干家务,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作业。过年的时候,别人买年画装饰屋子,我们买不起年画,就把奖状帖在窑洞里,增添一点喜庆的气氛。
后来,我到离家七八里远的红土中学上学。当时学校推广“朝农经验”,每周要到农场劳动二三天,还要参加一些政治运动,课堂教学时间少得可怜。好在学校领导对教学还算重视,让我们学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知识。那几年,社会上流行浮夸风,农村生活很艰苦。我在学校穿着破衣烂衫,只能吃窝窝头、咸菜和稀饭,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热情,考试成绩总是名利前茅。班主任张兴杰老师经常鼓励我,让我在课余时间刻蜡版、办板报、写学习材料。天长日久,字越写越好,文章也写得出了名。校长王伯强老师对我说:“好好写,将来可以当个书法家。”我听这话,我心里很高兴,但不知道眼前的路到底该怎么走。
1977年,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。那一年我16岁,作为高一年级的特优生参加了高考,结果差1分未能如愿。1978年,我发愤读书,信心满满地参加高考,不料依旧名落孙山。正当我准备回家务农时,被红土中学聘为公办语文代理教师。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,我还不到17岁。面对比我小几岁的学生,我感到很自豪,也感到很大的压力。为了报答学校领导的知遇之恩,我努力学习讲课的艺术,从此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。1979年,当高考再次来临的时候,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:是继续工作还是去考大学?权衡利弊,强烈的求学欲望左右了我,使我毅然辞掉工作,再次走进了考场。这次我填报的是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,希望将来继续从事语文教学,没想到却被历史系录取,从而改变了我的求学方向。
1979年9月,我从铜川老家来到古城西安,从此与陕西师大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对我来说,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,所以我非常珍惜大学的时光。每天早早起床,在校园里读书,或到教室上课,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。生活基本上是“三点一线”,虽然有些单调,但感到很充实。我喜欢听课,不管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,也不管老师讲得如何,总是认真预习,虚心听讲,努力掌握相关知识。时至今日,我还记得孙达人、何清谷、赵文润、杨德泉、任凤阁、何汝璧、郑庆云、杨存堂等老师上课时的情景。上课之余,我也喜欢读书,尤其是文学、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名著。起初泛泛而读,不得要领,后来博览深思,渐入佳境。有时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,废寝忘食;有时被书中的问题所困扰,夜不能寐。心有所得,随笔写之。不经意间,竟养成了问题意识和探究的习惯。听报告,喜欢提问。看论文,喜欢质疑。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同学请教。发现了重要问题就去研究,把研究结果写成文章。到大学毕业时,我在《江汉论坛》等刊物上发表了五篇史学论文,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。
1983年6月,我拿到学士学位,赴陕西省榆林中学工作。榆中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,但校风、教风和学风都很好。学校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当班主任、带两个年级的历史课,并负责团委的工作。尽管我以前曾当过教师,但这对我仍是很大的考验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本着“少说多干”的原则继续学习,学习带班经验,学习讲课艺术,学习管理方法,两年间工作能力明显提高,很快被评为“优秀教师”,并奉命主持团委工作。当时,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,我又面临着一次新的选择:是继续在中学教书还是到大学进行深造?经过再三考量,我又选择了继续求学的道路。1985年,我考上陕西师大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,便依依不舍地离开榆中,返回阔别两年的母校。
返回母校是为了求学,为了深造。所以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间,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和研究方面。在牛致功、赵文润老师的指导下,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本专业的学位课、必修课和选修课,阅读了大量的今人论著和历史文献,而且对隋唐史方向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撰写了将近四十万字的《武则天评传》初稿,完成了近八万字的毕业论文,并发表了六篇史学文章。1988年6月,我获硕士学位,留在陕西师大历史系任教。1994年又考上陕西师大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,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研习中国历史地理。在史先生的精心指导下,我的学术视野不断扩大,研究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。博士毕业后,我曾于1998年秋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十个月。2001年至2003年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波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1至2012年度,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一年。这些求学经历同样也有一定的收获。
我在大阶段学的是历史教育,硕士阶段学的是中国古代史,博士阶段学的是中国历史地理,博士后阶段学的是生态学,每个阶段都面临着新困难和新的学习任务。我的求学之路也是由此一步步展开,虽然很苦,但乐在期中。如今我已出版学术著作17余部,参写著作20部,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,多部论著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,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。我所主持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。我主持的灿烂的唐代文明课程,亦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。此外,我主讲的《大唐贵妃》也已在央视套“百家讲坛”播出。现在回想一下,过去艰苦的求学经历,实际上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古人云: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这是一句好话,师大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的学风更蕴含着极大的精神力量,在此激励下,我的求学经历还没有结束,还要继续学下去。
三秦都市报:陕师大教授登上“百家讲坛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贵妃
有人说她“天生丽质难自弃”,有人说她“红颜祸水多薄命”......大唐贵妃杨玉环不仅拥有羞花之貌、倾国倾城,而且还精通音律、多才多艺。但是,这位令人艳羡的绝世佳人,却情路艰辛、命运坎坷。从寄人篱下到嫁入皇室,从华清相会到入宫再嫁,从后宫专宠到被贬出宫,从马嵬兵变到自缢而亡。这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大唐第一美女,为后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故事。
从5月26日起,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、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王双怀主讲的《大唐贵妃》将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。那么,杨贵妃的身世如何?第一美女是怎样练成的?作为第一美女,她是怎样由唐玄宗儿媳变成唐玄宗贵妃的?她与唐玄宗的爱情是真的还是假的?在她短短三十八年的生命历程中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?带着诸多疑问,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唐史专家王双怀。
杨贵妃不是“大胖子”
记者: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“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”的美誉,这里的“羞花”就是用来形容杨贵妃的绝代芳姿,那么,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?杨贵妃究竟长得有多美?
王双怀:大文豪白居易曾在他的名篇《长恨歌》中就这样形容过杨贵妃的美貌。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白居易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杨贵妃,但是他却用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无限遐想的想象空间。关于长相,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记载。杨贵妃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照像机,所以不可能留下真实的图像资料。唐玄宗虽然让人给他画过像,但遗憾的是,并没有能够何留下来。但是,我们根据古人的一些画像和文献中的一些零星记载,就可以大致勾画出杨贵妃头像的轮廓:柳叶眉,丹凤眼,蒜头鼻,樱桃口,贴脑耳,五官端正,鬓发腻理,花肤雪艳。
记者:杨贵妃不仅长相好,而且她的身材也非常的漂亮。说到这里,也许有的朋友会说,杨贵妃的脸蛋可能长得不错,但听说她是个大胖子。唐人是以胖为美的,身材恐怕不怎么样吧?
王双怀:有一个成语叫做“环肥燕瘦”,很多人就以此推断杨贵妃是个“胖美人”,甚至有些演员为了更好地扮演杨贵妃而去增肥。但它能说明杨贵妃是胖子吗?我们知道这个环指的是杨玉环,燕指的是赵飞燕。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,这个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精致的一个小美人,她长得非常瘦小,但是她的舞蹈跳得很好。据说有几个人,托着一个盘子,她可以在盘子上跳舞。由于她很瘦,她瘦到什么程度呢?过来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走了。所以这个汉成帝给她修了一个七宝避风台,如果刮风的时候,让她藏在这个台子里面,害怕风把她吹走了。那就说明她这个人太瘦了,她太瘦了。这个胖和瘦是相对而言的,你和这么瘦的人相比,那杨贵妃肯定是更胖一些的。和赵飞燕相比,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胖子,所以呢,这个成语并不能说明杨贵妃胖,只能说明杨贵妃,她是比这个赵飞燕要胖一些,并不能说明杨贵妃就是个大胖子啊。
史书记载说,杨贵妃“微有肌”。“微有肌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她有一点肌肉。据此推测,我们估计她的体重,大概在60公斤左右。身高1米65,体重在60公斤左右。杨贵妃她的身材是非常好的,应该说是适合,是人体的最佳的黄金比例。正因为如此,杨贵妃她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大美女。杨贵妃的这个长相和她的身材结合起来,其漂亮指数应当是五颗星。
《霓裳羽衣曲》是她写的吗
记者: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,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。史载她“善歌舞,通音律。”关于《霓裳羽衣曲》是不是她写的,争论很大。
王双怀: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,我们找不出还有哪一位能像杨贵妃这样的艺术家。唐玄宗熟悉音律,对曲乐、舞蹈都颇有研究,不少贵族子弟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。《旧唐书》里记载,玄宗曾组建过“宫廷乐队”,选拔子弟300人,宫女数百人,招呼他们作指导。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“艺术”帝王,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。据说有一次,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,贵妃积极应和。当时贵妃怀抱琵琶,玄宗手持羯鼓,轻歌曼舞,昼夜不息。对此,白居易有诗为证:“缓歌曼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。”另外,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,她演奏时“拊搏之音泠泠然,多新声,虽梨园弟子,莫能及之。”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,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,并饰以金钿珠翠,珍贵无比。
相传玄宗创作出《霓裳羽衣曲》后,杨玉环只是稍加浏览,很快就编配出《霓裳羽衣舞》,然后依韵而舞,身段飘摇,翻跃如风,非常漂亮。杨贵妃不仅编导《霓裳羽衣舞》,有时还亲自参加演出。史载杨贵妃曾“醉中舞《霓裳羽衣》一曲,天颜大悦。”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冬季有两三个月避寒华清宫,在“缓歌缦舞”的生活中,自然少不了醉舞一曲《霓裳羽衣》。对于她所编导的《霓裳羽衣舞》,杨贵妃也很自信。她曾对唐玄宗说:“一曲霓裳羽衣,足压千古”。显然,杨贵妃具有杰出的音乐、舞蹈才能,在这方面,她与唐玄宗志趣相同,可以说是一对知音。相见如故,情投意合,故在天宝年间轻歌曼舞,充分享受着他们的歌舞人生。史载,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宝年间把大量精力放在了音舞方面,并为大唐乐舞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,把大唐乐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。
为“养儿”安禄山洗澡的绯闻
记者:杨贵妃一生没有生育。唐玄宗专宠她十几年时间,她也没有给唐玄宗生下一儿半女。但她有一个“养子”,那就是安禄山。安禄山比杨贵妃大16岁,他为什么会成为杨贵妃的养子?在民间传说中流传着安禄山与杨贵妃的绯闻。那么,真实的历史中安禄山和杨贵妃到底是什么关系?
王双怀:安禄山为了瀛得唐玄宗对他的宠爱,还上演了一出最令人耻笑的闹剧,那就是“请为贵妃儿”。也就是向唐玄宗提出请求,让他给杨贵妃当儿子。唐玄宗为史载,天宝六载(747),杨贵妃宠冠六宫,安禄山每次进见,总是先拜贵妃。玄宗不解,问为什么如此。安禄山回答说:“蕃人先母而后父。”玄宗听了,心里非常喜欢。
“养儿”风俗在唐朝是非常流行的。高力士小时候,被内官高延福收为“假子”(养子、义子)。名将王忠嗣,小时养于宫中,实际上是唐玄宗的养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杨贵妃也收养一个儿子,原本没有什么可指责的。问题在于安禄山利用这种习俗,是别有用心的。当时安禄山年已四十五岁,而杨贵妃仅二十九岁,整整比杨贵妃大了十六岁。这样以来,“养子”便成为荒唐的闹剧。
杨贵妃收比自己大十六岁的一个杂胡为养子,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?对此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。我想也许她并不情愿。但安禄山既已提出,唐玄宗也已答应,她还能有什么选择呢?她最了解唐玄宗的心意,肯定知道唐玄宗这样做是为了笼络安禄山。因此,她只能奉唐玄宗之命,收安禄山为养子,并给对他有所关照。
有传闻称,天宝十载(751)正月初一,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“养儿”安禄山大量的衣服、宝器、酒撰等。正月初三,唐玄宗召禄山入内宫,杨贵妃用“绣绷子”(锦绣做的大襁褓),把安禄山裹起来,叫宫女们用“彩舆”(彩花轿)抬着,一片嬉戏欢呼声。然而事实是,当时安禄山请给杨贵妃当养子的目的主要是讨好唐玄宗,他如果对杨贵妃有非分之想,结果会适得其反。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怎么可能与杨贵妃有什么私情呢?如果有的话,专宠杨贵妃的唐玄宗又怎么会容忍呢?从大量资料来看,唐玄宗对此既不怀疑,也未追究。合理的解释是并没有那样的事情发生。
贵妃“复活”之谜
记者:关于杨贵妃的死,文献中有明确记载。然而,社会上却流传着杨贵妃并未死亡的说法。有人说杨贵妃在马嵬兵变中并没有死,后来出家当了女道士。还有人说杨贵妃没有死,后来漂洋过海到了日本。这些传说是否可信呢?
王双怀:杨贵妃的死,流行的说法是被高力士缢杀的。 根据史料记载,我们大体可以还原杨贵妃被缢杀的情景:他到杨贵妃跟前来,他向杨贵妃说了杨国忠被杀,将士现在逼宫,围困了马嵬驿,要求杀害杨贵妃这样的事实。说他没有办法,只好让杨贵妃去死。杨贵妃在当时她心里很难过,她欲哭无泪,没有向唐玄宗哀求,只是对唐玄宗说:你好好活着,我死无恨。表示为了安抚将士,为了平息这些将士的怒气,她自己宁愿去死。但是她有一个要求,希望她能够在临死之前去礼佛。于是,唐玄宗就让高力士,带着杨贵妃来到马嵬坡前面的佛堂之下。杨贵妃进入佛堂,她双膝跪倒在佛祖的雕像之前,合十双手开始向佛祖祈祷。而高力士,则在佛堂外的梨树上,挂起了一个罗巾。杨贵妃她在佛堂里面,是如何祈祷的我们不得而知,也许她是在乞求佛祖保佑她,保佑唐玄宗。也许她是希望他们来世还能在一起。就在这时,马嵬驿外面又传来了哗变士兵的呐喊声,而这个声浪一浪高过一。高力士进入佛堂,来催促杨贵妃,杨贵妃她离开佛堂,来到梨树之下,踩上了凳子,把自己的脖子挂在了罗巾之上。高力士蹬掉了凳子,就这样倾国倾城的杨贵妃,就这样被缢杀了。
还有一种说法,认为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。无论是缢杀也好,吞金也罢,总而言之,杨贵妃是死了。贵妃死时,只有三十八岁。杨贵妃死后,高力士将她的遗体放在大堂上让陈玄礼等验尸,兵变才宣告结束。
记者:大诗人白居易的一句“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”,却让人对杨贵妃的死,萌生无限揣测。传说杨贵妃并没有死,而是流亡海外,真是这样吗?
王双怀:马嵬兵变中军士将玄宗的行宫团团围住,表示不杀杨妃誓不罢休。在这种情况下,玄宗已经是自身难保,杨贵妃哪里还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!这样杨贵妃怎样能流落民间,又怎样能够到达日本呢?史载贵妃被杀后,即被草草埋在马嵬道边。玄宗自蜀而归,曾密遣内侍改葬贵妃。内侍改葬贵妃时,发现贵妃肌肤已坏,而香囊犹在。可见杨贵妃在马嵬兵变中确实是死了。
编自三秦网2015.5.27《三秦都市报》记者赵争耀
关于开展 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学风征文大赛的通知
全校师生员工:
根据我校《关于开展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学风宣传践行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为了大力宣传“抱道不曲拥书自雄”学风的深刻内涵,倡导师生自觉践行学风要求,努力锻造优良的学风品质,营造浓郁的学习和学术氛围,现面向广大师生开展 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学风征文活动。
一、征稿对象
全校师生员工
二、征集时间
即日起至11月30日
三、作品要求
1.主题鲜明。围绕“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”学风,解读学风的深刻内涵、现实意义和文化底蕴;追忆能体现学风精神的校史及知名学人故事;讲述在师大求学成长的经历;分享治学从教、教书育人的深刻感悟;立足本职畅谈践行学风的体会和感想;记录和报道彰显学风的典型事例。
2.体裁不限,小论文、评论、通讯稿、散文、随笔、诗歌、传记均可;字数不超过3000字,内容丰富者可适当放宽;诗歌最好在20行以内。
3.作者应保证投稿的作品为原创作品,并对作品的合法性负责。
四、投稿方式
以下方式任选一种,并在稿件正文注明作者身份和联系信息:
纸质版报送至长安校区校务楼616室。
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uancb@snnu.edu.cn。邮件名称为“学风征文大赛_文章名_姓名”。
五、表彰奖励
本次征文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,评出一、二、三等奖若干名,进行表彰奖励。优秀稿件将在学校媒体予以刊发并推荐至校外媒体刊登。
联系电话:029-85310312
党委宣传部
2015年4月29日